标本中心简介
作者:标本馆    2020/11/9 9:49:18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标本馆创建于1956年,其前身可追溯至1922年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地质矿产陈列馆增设古生物化石展室起。标本馆作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下属机构,不仅仅是研究所创业发展历程的亲历者,更是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与古人类学从无到有、从筚路蓝缕到欣欣向荣的见证者。
     历经九十多年的发展,标本馆现有藏品22万余件,涵盖有脊椎动物化石、人类化石、旧石器时代文化遗物、现代脊椎动物骨骼与现代人骨骼等六大类,特别是在脊椎动物化石模式标本和现代脊椎动物骨骼标本的收藏方面是国内该领域收藏门类最齐全、数量最丰富的场馆,在世界同类机构中也享有盛誉。
     众多藏品中有许多标本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科学价值,例如1920年法国古生物学家桑志华(Emile Licent)在甘肃庆阳幸家沟(今属华池县)黄土层中发现的我国第一件有明确地层关系记录的旧石器;抗战时期杨钟健等在云南禄丰发现并被誉为“中国第一龙”的许氏禄丰龙化石;1966年在北京周口店发掘到的现存唯一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当前标本馆以研究所为依托,对我国境内一些国际古生物学研究热点区域的标本均有收藏,如燕辽生物群、热河生物群、云南曲靖古生代鱼类、贵州关岭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甘肃临夏盆地和西藏札达盆地晚新生代哺乳动物、广西崇左现代人化石等,相关标本的研究文章多次发表在《Nature》、《Science》和《PNAS》等国际顶级刊物。
      在全球化与数字化的今天,标本馆不仅与国内外众多相关机构建立并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实现资源互补与共享;同时也在标本数据库建设、标本数字化信息采集、现代化管理和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改进和深化,力争成为中国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标本及数据中心。
      展望未来,作为研究所的重要组成部门,标本馆将继续在标本管理、标本收集、标本保护、数字化建设和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完善,为研究所的创新发展以及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保障。

1922年,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在地质矿产陈列馆内增设古生物化石展室。
1929年4月19日,农矿部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成立。
1953年4月1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在二道桥2号(今北河胡同)正式成立。
1954年初,研究室成立标本整理小组。
1956年7月7日,标本室正式成立,室址位于东皇城根42号(今东皇城根北街16号)。
1957年9月1日,研究室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
1960年1月27日,修模室并入标本室。
1960年4月11日,研究所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1960年10月,标本室主体随研究所迁往祁家豁子,称第二陈列室;东皇城根标本室称第一陈列室。
1964年7月,第一陈列室全部迁往祁家豁子,至此标本室集中一处办公。
1965年2月19日,技术部门(修理间、模型间、绘图间和照相间)并入标本室。
1972年3月2日,标本室与绘图、照相、切片、修理、模型、图书等部门合并,称五室。
1973年夏,研究所主体迁往西直门外大街142号今址,新近发现的标本存放于此,标本室主体仍在祁家豁子,但开始陆续搬运至新址。
1977年,五室更名为四室。
1981年,四室分建为标本室和技术室。
1983年10月13日,标本室更名为标本馆;撤销技术室,修理、装架和模型业务并入标本馆。
1983年12月5日,标本馆组建修理室。
1984年,标本馆下设标本组、修理组和模型组。
1985年,标本馆增设技术组。
1992年5月22日,修理、模型和装架等技术工作从标本馆分出,组建技术二室。
1993年6月,标本馆下设保管部和陈列部。
1993年底,标本馆主体从祁家豁子迁入研究所新办公楼。
1994年,标本馆下设收藏部和展览部。
1994年11月4日,研究所正式组建中国古动物馆,隶属于标本馆。
1994年11月19日,标本馆更名为中国古动物馆,下设展览部、保管部和技术部。
1996年1月31日,中国古动物馆分建为标本馆和中国古动物馆;标本馆下设保管部和技术部。
2000年2月1日,标本馆和中国古动物馆合并,称中国古动物馆,下设收藏部和展览部;原标本馆修理室(技术部)分出,与原科技处的绘图、照相和电镜业务组建为技术室。
2002年底,研究所在昌平小辛峰村(今西辛峰村)建立小汤山工作站,用于存放标本,至此少量存放在祁家豁子的标本全部搬走。
2003年1月1日,收藏部从中国古动物馆分出,成立标本馆。
2018年11月13日,研究所整合原标本馆和技术室职能,新成立标本中心。
2019年,标本中心下设馆藏部、技术服务部和可视化研发部。
当前在线人数:3    访问总人数:537878